【轨物洞见】政策资讯 | 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详细解读

2023年10月,随着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全文发布,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迎来关键节点。《建议》明确指出,要以“双碳”目标为引领,全面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,为实现能源强国目标注入强劲动力。

 

 

《建议》提出,要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,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,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。具体举措包括:

  1. 多能互补协同: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,统筹就地消纳与跨区外送,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。
  1. 化石能源清洁化改造:加强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,推进煤电技术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,降低碳排放强度。
  1. 电力系统韧性提升:科学布局抽水蓄能电站,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技术,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,增强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。
  1. 终端用能绿色转型: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、低碳化,大幅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  1. 市场机制改革创新: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,优化资源配置效率。

 

通过上述措施,《建议》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系统性政策框架,标志着能源领域从规模扩张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迈入新阶段。

 

2023年10月31日,国家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,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:

  • 新增装机量创纪录: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2.40亿千瓦,其中集中式光伏1.12亿千瓦,分布式光伏1.28亿千瓦。
  • 总装机量突破11亿千瓦:截至2023年9月底,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11.25亿千瓦,同比增长45.7%,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比重持续攀升。
  • 发电能力显著提升: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达916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4.1%,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力。
  • 消纳效率稳步提高:光伏发电利用率维持在94.7%的高水平,反映出政策支持下技术进步与电网配套能力的同步提升。

 

光伏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双增长”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“集中式+分布式”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。集中式光伏基地规模化开发保障了基地供电效率,而分布式光伏的广泛普及则推动了能源消费端的绿色转型。此外,储能技术的配套与智能电网的建设,有效解决了新能源间歇性、波动性的痛点,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 

 

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的发布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共同勾勒出我国能源转型的清晰路径:

  1. 产业创新驱动: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突破,加速新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,推动能源产业链升级。
  1. 保障能源安全:构建多元化能源供给体系,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增强能源供应自主可控能力。
  1. 助力双碳目标:以风光水核为主体的清洁能源替代,将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  1. 经济转型引擎: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优化能源结构,还带动装备制造、技术研发等上下游产业链扩张,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 

尽管当前光伏产业取得显著成效,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仍需应对多重挑战:

  • 技术迭代加速:需持续推动储能技术、智能电网等关键领域创新,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求。
  • 区域协调发展:统筹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布局,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区域发展失衡。
  • 市场机制完善:建立更科学的电价形成机制和市场化交易平台,激发企业投资活力。

随着政策落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,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望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,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。

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的发布为新型能源发展指明方向,而光伏产业的迅猛增长则印证了政策落地的成效。未来,随着顶层设计的完善和产业协同的深化,我国能源结构将朝着更清洁、更智能、更高效的路径稳步迈进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能。

 

 

首页_07180934_815    公司新闻    【轨物洞见】政策资讯 | 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详细解读
创建时间:2025-11-06
浏览量:0

请完善以下信息,获取完整案例资料!

联系电话 *

姓名

公司名称

意向方案选择
咨询问题 *